[1] 实习记者 王涵. 工伤认定“48小时”时限之殇[N].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12, (2012-11-05) .
[2] 课题组成员 王凤飞 白凤霞 赵海峰 刘新平 康云. 规范工伤认定 保护弱势群体[N]. 人民法院报, 2012, (2012-12-13) .
[3] 案例编写人 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雯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 巢军. 工伤认定的申请期限不是除斥期间[N]. 人民法院报, 2011, (2011-02-24) .
[4] 安徽省铜陵市委统战部 张森林. “48小时”不该成工伤认定的“门槛”[N]. 人民法院报, 2011, (2011-02-20) .
[5] 通讯员 张晓锁 张平平. 职工9天连续工作24小时“过劳病” 工伤认定纠纷历时800余天终“落槌”[N]. 工人日报, 2014, (2014-02-08) .
[6] 秦绪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工伤认定机关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确认劳动关系的界限[N]. 人民法院报, 2014, (2014-05-01) .
[7] 陈婵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法院.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及超期申请的法律后果[N]. 人民法院报, 2014, (2014-02-26) .
[8] 案例编写人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昌民. 行政诉讼中工伤认定的证明标准[N]. 人民法院报, 2013, (2013-03-28) .
[9] 案例编写人 江苏省吴江市人民法院 秦绪栋. 工作原因是认定工伤的关键[N]. 人民法院报, 2009, (2009-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