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聂元军. 孙志刚案与宪法权威[N]. 组织人事报, 2003, (2003-06-05) .
[2] 毛晓梅. 浅论突发性事件新闻传播和应对措施[N]. 中华新闻报, 2008, (2008-05-21) .
[3] 黄璐. “新文化史”的回溯与前瞻:从彼得·伯克出发[N]. 中华读书报, 2012, (2012-11-14) .
[4] 余闻.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公开[N]. 学习时报, 2007, (2007-07-09) .
[5] 陈力丹. 深度关注危机传播与知情权[N]. 协商新报, 2006, (2006-06-20) .
[6] 马赛. 从个案探究行政强制权、刑事侦查权与公民权的平衡[N]. 西部法制报, 2011, (2011-09-10) .
[7]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N]. 天津日报, 2015, (2015-05-29) .
[8] 乔志峰. 那些有中国特色的“机密”[N]. 世界报, 2011, (2011-09-28) .
[9] 本报评论部. 让公信力在阳光下生长[N]. 人民日报, 2011, (2011-02-17) .
[10] 何勇. 高调问责,不能低调复出[N]. 人民日报, 2009, (2009-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