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基钗 白阳 陈诺. 遭受家暴可向法院申请保护令[N]. 团结报, 2015, (2015-08-27) .
[2] 记者 李燕萍. 陕西在全国首推家庭暴力案件“人身保护令”[N]. 陕西日报, 2010, (2010-07-10) .
[3] 刘建国. 反家庭暴力:立法出台普法跟紧[N]. 人民法院报, 2016, (2016-01-01) .
[4] 记者 罗书臻 见习记者 刘婧. 最高法院公布典型案例强调“家务事”要妥断[N]. 人民法院报, 2015, (2015-11-20) .
[5] 整理人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 杜国强 渠帆. 集思广益、深入探讨,积极推动反家暴立法[N]. 人民法院报, 2015, (2015-07-01) .
[6] 课题负责人 王成全 黄石勇. 构建反家暴联动机制 促进家庭和谐稳定[N]. 人民法院报, 2013, (2013-11-28) .
[7]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 薛淑兰 冉容 唐俊杰. 澳大利亚反家暴司法体系[N]. 人民法院报, 2013, (2013-11-08) .
[8] 本报记者 彭薇. 平均遭受35次家暴才报警[N]. 解放日报, 2015, (2015-09-10) .
[9]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秘书长 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 李明舜. 反家庭暴力应提上立法议程[N]. 检察日报, 2012, (2012-03-03) .
[10] 通讯员 舒秋膂刘群 本报记者 陈勇 鄢振刚. 反家庭暴力——首个“人身保护令”发出[N]. 湖南日报, 2008, (2008-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