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杨建顺. 行政立法的正当程序与参与型行政[N]. 中国医药报, 2005, (2005-04-23)
.
[2] 俞可平. 公民参与的几个理论问题[N]. 学习时报, 2006, (2006-12-18)
.
[3] 刘鹤挺.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检讨与依法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N]. 西部法制报, 2009, (2009-08-15)
.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莫于川. 参与式行政模式的法治价值[N]. 人民日报, 2011, (2011-07-27)
.
[5] 罗豪才. 健全公民参与机制推动政治文明建设[N]. 人民日报, 2003, (2003-09-09)
.
[6]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 杨慧文 程振华. 行政行为相关人也享有原告资格[N]. 人民法院报, 2009, (2009-03-20)
.
[7] 杨建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 “行政主体资格”有待正确解释[N]. 检察日报, 2015, (2015-04-08)
.
[8] 王锡锌. 参与式治理:“微观民主”与“大国治理”[N]. 第一财经日报, 2011, (2011-12-08)
.
[9] 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杨勇. 著作权行政处罚中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探析[N].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5, (2015-02-13)
.
[10] 段振仙 刘新蕾. 浅议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协调处理[N].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1, (2011-03-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