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眩晕辨治概况
【摘要】 祖国医学之眩晕,西医多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由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导致供血区域脑干、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以头晕、目眩、头痛等为主症,临床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中医药可根据病人不同表现固本培元治疗,减少眩晕的复发。现将近年来补益肝肾法治疗VBI性眩晕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眩晕的病因,《内经》对此已有详细论述,如《灵枢.大惑论》曰:“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认为外风入脑导致眩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
- 【文献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编辑部邮箱 ,2007年04期
- 【分类号】R255.3
- 【被引频次】17
- 【下载频次】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