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隐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治的新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隐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系指临床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故SMI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临床心血管事件。据美国一项研究报告,40~59岁男性中有2.8%冠状动脉造影(CAG)有明确的狭窄性病变而临床完全无症状。不少冠心病者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要关注。1发生机制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一定程度的心肌缺血,有些患者可感觉到相应程度的疼痛。另一些却可以完全感受不到疼痛。大量研究证实,症状性和SMI者疼痛阈值及疼痛感受有显著的差异。同时,人类存在内源性止痛系统,

  • 【文献出处】 实用心电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Electrocardiology JS , 编辑部邮箱 ,2007年04期
  • 【分类号】R541.4
  • 【被引频次】9
  • 【下载频次】8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