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治疗的护理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1],研究显示,中国人群的房颤总患病率为0.77%,推测总患病人数约800万以上。其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显著增高的趋势,由35~39岁年龄组的0患病率到80岁以上年龄组的7.5%,增长趋势明显[2]。房颤的危害不仅在于其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包括其可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及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3]。因此,对于房颤治疗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房颤的发生机制有关房颤机制的研究已持续了近百年,但因其固有的复杂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是多因素过程,其发病机制是复合的。新近

  • 【文献出处】 临床护理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 编辑部邮箱 ,2007年02期
  • 【分类号】R473.5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26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