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摘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情较重,顽固难愈,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疑难病。本病一般属于中医“黄疸”(主要是阴黄)、“胁痛”、“胆胀”等范畴。笔者多年来致力于这方面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略有心得,现谨陈于下。1病因病机:湿毒内聚是主要因素,气滞、痰凝、血瘀、正虚是次要因素《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慢性乙肝之为患也,毒邪自口而入,蕴结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运化失常,湿邪内聚,蕴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运行失常,上浸白睛,外溢肌肤,下注膀胱,故见目黄、身黄、尿黄。“酒者,大热大毒”(《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体湿而用阳,长期嗜酒之人,湿热之
- 【文献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3期
- 【分类号】R259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