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膀胱癌中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
【摘要】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异常基因型的长期积累导致恶性表型的出现[1]。膀胱镜检能在直视下进行可疑病变的检测,但它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方法,又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限制了它在早期诊断和普查中的应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膀胱癌无创性诊断最常用的手段[2],但敏感性较低,容易漏诊。开发对患者特异、敏感无创伤的早期诊疗手段成为膀胱癌成功治疗的关键。目前认为肿瘤生物学特征不仅取决于核遗传物质,而且与mtDNA关系密切。mtDNA缺乏组蛋白保护,缺乏有效的损伤修复系统,极易受到致癌物的攻击,进而诱发突变[3-4]。目前,线粒体突变在不同的肿瘤中已多有报道,而本文主要针对其与膀胱
- 【文献出处】 中国实验诊断学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5期
- 【分类号】R737.14
- 【下载频次】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