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剂量多巴胺在脓毒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长期以来,小剂量多巴胺(low-dose dopam ine,LDD)被认为对脓毒症患者肾及肠道等内脏器官有保护作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其器官保护作用不确切,且有关多巴胺副作用的报道却在增多。现就小剂量多巴胺在脓毒症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小剂量多巴胺的应用历史及药效学Gurd于1937年首先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多巴胺具有与其他儿茶酚胺不同的血管扩张作用。20世纪60年代对心力衰竭的大量研究中发现多巴胺不仅能增加心输出量,还能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及肠系膜血管床阻力,增加尿钠排泄。此后人们在动物实验和健康志愿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发现输注小剂量多巴胺能增加肾血流量、钠排泄量

【关键词】 多巴胺脓毒症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4Y063C)
  • 【文献出处】 中国综合临床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2期
  • 【分类号】R631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13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