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气血理论在延缓椎间盘退变过程的运用与发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1理论渊源:颈椎病与气血的关系中医药学虽无“颈椎病”病名,但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一般归属于“眩晕”、“痹证”、“痉证”、“痿证”等范畴。本病所涉及到的医学领域,历代医家有许多重要的创见和防治方法,为我们今天研究颈椎病并紧密结合基础科学进行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伤科专著,书中内服方以活血祛瘀为法,并有了“内伤”、“外伤”的划分雏形,为伤科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明代薛己的《正体类要》对内治采用以补气血为主,活血行气为辅的法则。可以看到,骨伤与中国传统医学气血理论渊源深远,颈椎病也是如此。1.1颈椎劳损后,瘀

【关键词】 气血理论椎间盘退变运用发展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033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794;30572398;30171170;399709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95B027);国家博士后基金(2002031209);上海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4119026);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3JC14067);上海市中药现代化重点项目(98437910)
  • 【文献出处】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S2期
  • 【分类号】R274
  • 【被引频次】22
  • 【下载频次】31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