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古方豨莶丸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家兔关节液中IL-1β、TNF-α含量及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Effect of Xiqian pill(豨莶丸)on IL-1β and TNF-α contents in joint fluid and cell morphology of articular cartilage of model rabbi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宋代《证类本草》中收载有一个豨莶丸(即古方豨莶丸),为单一豨莶草的嫩茎叶,经用酒蒸制9次后制备成的蜜丸。豨莶丸最早记载的主治是中风,宋代《南阳活人书》记载:主治风、寒、湿之气,着而成痹,以致血脉凝涩,肢体麻木,腰膝酸痛,二便燥结,无论痛风痛痹,湿痰风热,宜于久服。近代临床已很少用其治疗中风,主要使用其治疗风湿痹痛和肝肾不足、风湿瘀阻所致的骨性关节病,既可祛风除湿、化瘀通痹以治标,又可滋补肝肾、强筋健骨,蠲除四肢麻痹、腰膝无力以治本。因此下面将要对古老验方豨莶丸治疗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的药效、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豨莶丸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与试剂1.1实验动物长耳大白兔,4月龄,32只

  • 【文献出处】 中国骨伤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6期
  • 【分类号】R285.5
  • 【被引频次】30
  • 【下载频次】27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