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冠心病心肌缺血阈变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心肌缺血阈(MIT)是指冠心病者在动态心电图(DCG)检查中发生暂时性心肌缺血时的心率水平,通过检测最高心肌缺血阈(HMIT)、最低心肌缺血阈(LMIT)及心肌缺血变异性可以发现冠心病者心肌缺血阈的变化规律,从而评价冠心病者各种疗法的疗效及指导患者运动量。1资料与方法1·1对象病例选自2002年以来24小时DCG检测有间歇性ST段压低者,符合心肌缺血诊断标准。即心电图出现ST段下降≥0·1mV,下降持续时间≥1min,与另一次缺血发作至少间隔1min。所有病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符合冠心病诊断,或有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过程。全部病例共118例,男性72例、女性46例,年龄36~79(61·

  • 【文献出处】 实用心电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Electrocardiology JS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6期
  • 【分类号】R541.4
  • 【下载频次】3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