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抗坏血酸的可行性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抗坏血酸参与人体内一系列代谢及氧化还原反应,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有机物质,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对抗坏血酸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1]、荧光法、色谱法、伏安法、化学发光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本研究通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液体、半固体、半液体等食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于食品中抗坏血酸测定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抗坏血酸在pH值大于4的环境下氧化速度开始加快,pH值越高,氧化速度越快,在pH值小于3.2的酸性介值中能稳定存在,利用其还原形态和氧化形态的吸光度之差进行定量分析。1材料与方法1.1实验仪器和试剂751-GW分光光

  • 【文献出处】 数理医药学杂志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6期
  • 【分类号】R155.5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7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