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27年生实生楠竹林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和关键技术

A systematic technology analysis on Phyllostachys pupescens stands of 27 years old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吴炳生罗兴慧熊虎成周家珩

【Author】 WUBing-sheng~1,LUOXing-hui~2,XIONGHu-cheng~2,ZHOUJia-hang~2(1.Forestry College,Guizhou University,Guizhou Guiyang 550025,China;2.Forestry Bureau of Majiang County,Guizhou Majiang 557600,China)

【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麻江县林业局贵州省麻江县林业局 贵州贵阳550025贵州麻江557600

【摘要】 楠竹Phyllostachys pupescens(又名毛竹)实生苗造林是我国楠竹栽培史上的革新成果。20世纪70年代初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江西、广东、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区均引种栽培,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也有不少地方认为楠竹实生苗造林可以成林,但不成材,更不会成大径材,致使有些把已造的幼林砍挖或任其自然发展。目前,国内尚未见楠竹实生苗造林系统的研究和生产经营方面的报道。1977年12月4~7日贵州麻江县在基东乡社队林场营造了3.3hm2实生楠竹试验林,现全县已推广种植近67hm2,尤其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为了使科研成果更好地向生产力转化,针对近年来贵州遵义地区百万亩造

  • 【文献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4期
  • 【分类号】S795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2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