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体外受精过程中胚胎污染2例报告
【摘要】 <正>体外受精过程中胚胎发生污染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常导致胚胎的死亡,造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失败。我院共行IVF-ET 152周期,发现2例污染,报告如下。例1患者27岁,结婚4年,曾两次因胚胎停止发育行人工流产,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于2003年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IVF- ET治疗。采用长方案促超排卵,共获卵母细胞9个,置四孔皿中培养4~6h后加入已获能上游的精子悬液。16~18h后,去除颗粒细胞,观察受精情况,8个受精形成双原核,1个三原核,移入生长液。随后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查四孔皿内精子活动情况,发现孔中存在杆状微生物,疑胚胎有污染。随即对剩余的洗卵液、受精液、上游精液进行检查,并进行细
- 【文献出处】 中国男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dr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7期
- 【分类号】R321-33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