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历史时期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环境背景及后果——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摘要】 历史时期,中国西部主要经历了秦汉、隋唐、明清三次重大的开发过程,前两次开发都兴起于暖湿期,后一次开发与气候的小冰期基本同步,在屯田的屡兴屡废过程中,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土地资源的退化。毛乌素沙地在全国12大沙漠中处于农牧交错带环境敏感区域,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指示性和代表性,笔者通过典型地层剖面、文献考据、古城考古等方面的证据,综合分析了毛乌素地区历次开发与沙漠化的关系,提出了几点认识,以期对现今的西部开发有指导作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138)
- 【文献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2期
- 【分类号】K928.6
- 【被引频次】24
- 【下载频次】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