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盆腔脓肿引流液分离出溶血分泌杆菌1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溶血分泌杆菌(arc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属棒状杆菌属,可以从各种创伤处分离到,如皮肤溃疡、蜂窝组织炎、心内膜炎、脑脓肿等,也可引起咽炎、类似百日咳或猩红热的临床症状。我们从1例子宫切除患者的盆腔脓肿引流液中2次分离出该菌,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47岁,子宫切除后8d出现腹痛、腹胀并发热,查体发现盆腔脓肿,T38℃,白细胞10.8×109/L,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9。先后2次从盆腔脓肿引流液中分离出溶血分泌杆菌,使用庆大霉素和甲硝唑治疗2周后痊愈出院。2细菌学鉴定用无菌空针抽取盆腔脓肿引流液,同时接种到血平板和肉汤液体培养基,35℃培养24h,

【关键词】 盆腔脓肿溶血分泌杆菌药敏试验
  • 【文献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2期
  • 【分类号】R446.5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