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几个新光温敏水稻核不育系在南京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Performance of Fertility for Several Newly Developed 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s of Rice in Nanjing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姚克敏

【Author】 ZONG Shou-yu~1,L Chuan-gen~1,ZOU Jiang-shi~1,YAO Ke-min~2 (1.Institute of Food Crops,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 210014,China;2.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14江苏南京210014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的育种实践表明,发展两系法杂交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基础和关键。中国每年都有新的光温敏核不育系作为育种材料进入配组利用,但真正投入生产应用且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并不多[1~3]。据杨远柱等[4]统计,在82个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光温敏不育系中,只有15个不育系选配出组合并投入生产应用,实用率仅为18·3%。实用率如此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少不育系在长日照下易受低温影响而发生育性波动。中国稻区幅员辽阔,生态类型各异,这为因地制宜选育类型丰富的不育系提供生态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育系扩大利用上的困难[5~8]。另一方面,不同来源的光、温敏不育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其育性表达方式也不尽相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3AA212040)
  • 【文献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4期
  • 【分类号】S511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7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