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狐、貉“白爪病”诊断与治疗的初探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近些年在狐貉养殖户中出现一种难治的“白爪病”。由于该病流行,使种狐、种貉失去种用价值或不能打皮,给经济动物饲养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调查该病呈散发,发病缓慢,病程长。个别群内时有发生仔狐、仔貉“红爪病”、链球菌病、霉菌性肠炎等。大多数饲养户不喂全价饲料。2临床症状狐、貉先出现鼻镜褪色,逐渐变白,相继出现爪垫褪色变白,趾甲增长过快并出现扭曲状态;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渐渐消瘦,背毛粗乱、脱落、稀疏,继而出现皮屑逐渐增多,表皮增厚,弹力较差。3实验室检验我们对送检症状相同的病狐、病貉,取皮屑用氢氧化钾消化,经显微镜检查和霉菌培养均为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验,病狐、病貉确

  • 【文献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6期
  • 【分类号】S858.9
  • 【下载频次】4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