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鼠疫监测血清学中的非特异凝集反应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探讨鼠疫间接血凝中的非特异凝集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股动脉采集、分离鼠类血清,56℃30m in灭活,首先进行鼠疫间接血凝的初筛试验。初筛检出的阳性血清,经醛化吸收后,再进行复判,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诊断标准GB15991-1995执行。同时进行鼠疫血清的放射免疫沉淀试验。结果在广东省鼠疫疫源地(雷州市)采集鼠类血清799份,其中7份血清发生非特异凝集,初筛假阳性率0.9%。在广东鼠疫历史疫区(兴宁市)采集鼠类血清1 008份,其中56份血清发生非特异凝集,初筛假阳性率5.6%。在非鼠疫历史疫区(曲江)采集鼠类血清1 114份,其中64份血清发生非特异凝集,初筛假阳性率5.8%。但三个不同地区来源的127份非特异凝集血清,经复判结果全部为阴性;放射免疫沉淀试验也全部为阴性。在广东省鼠疫监测中鼠类血清发生间接血凝非特异凝集的假阳性率为4.4%。结论鼠疫血清的放射免疫沉淀试验的特异性远远高于间接血凝试验。在广东不同地区来源的鼠类血清样本中,间接血凝出现假阳性率明显不同,非疫区明显高于疫区。

  • 【文献出处】 地方病通报 ,Endemic Diseases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2006年01期
  • 【分类号】R516.8
  • 【被引频次】4
  • 【下载频次】8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