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由于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重组制剂的研制成功 ,干扰素 (IF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尤其是在治疗传染病和血液肿瘤方面 ,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其应用范围的扩大 ,已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就 IFN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复习 ,并简阐述其可能的防治措施。1 流感样综合征在首次应用 IFN治疗时 ,患者可产生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痛、关节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病状 ,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以发热最为突出 ,肌注 IFN一般 4~5 h后体温开始升高 ,持续 4~ 12 h退热。 IFN致发热的机制尚不清楚 ,继续使用 3~ 5 d,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 ,

【关键词】 干扰素不良反应防治
  • 【文献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sdiagnostics ,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9期
  • 【分类号】R595.3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7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