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食品砷含量分析中样品干消化过程的改进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砷残留量是食品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指标之一。测定食品中总砷含量样品的前处理,按 GB/T5009,11-1996,5[1]方法有湿消化法和干消化法,其中湿消化法虽然消化完全,砷损失少,但每次只能处理几个样品,而且消化过程易爆沸,时刻不能离人,特别是处理植物油不能用此法。而干消化法样品加助灰化剂后要求浸泡4h,加上蒸干、炭化、灰化等过程,虽然一次可以处理大批样品,但时间甚长,当天无法将样品处理完毕,这是食品中总砷的辣手环节。广大检验人员,特别是样品多、任务重的基层实验室都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消化途径,并有这方面改进探讨的报道[2],但由于该报道数据不足,不能推断该改进法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别,加上该改进法属于半湿消化,

【关键词】 总砷消化法消化过程国标法样品量改进法间甚蒸干砷含量前处理
  • 【文献出处】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hinses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1期
  • 【分类号】R155.5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7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