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合理抗凝强度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随着新一代人工机械瓣膜应用于临床 ,低强度抗凝治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抗凝标准尚无统一的认识。我们自1995年开始对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凝血功能改变及低强度抗凝治疗的作用进行探讨〔1,2〕,现通过随访 10 0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病人 ,探讨合理抗凝治疗标准。临床资料  1995年 9月到 2 0 0 0年 2月 ,我们对 10 0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 7~ 5 3个月 ,平均 (2 9 8± 12 0 )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询问、临床体检、凝血酶原时间 (PT)测定 ,部分病例行心脏B超、胸部X线、头部CT等检查。ACL 2 0 0全自动

【基金】 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 (教留司研[1993 ] 3 60号 )
  • 【文献出处】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escular Surgery ,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6期
  • 【分类号】R654.2
  • 【被引频次】26
  • 【下载频次】10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