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超低能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初步分析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biological effect of ultra-low-energy ionic beams on wheat seed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雍志华林锡刚汪仕元王成俊瞿世洪

【Author】 YONG Zhihua1,LIN Xigang2,WANG Shiyuan1,WANG Chengjun3,QU Shihong4(1Department of Applied Phys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2Institut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3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4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610066,China)

【机构】 四川大学应用物理系四川大学原子核技术研究所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四川省农科院 四川成都 610065四川成都 610064四川成都 610065四川成都 610066

【摘要】 离子束技术用于种子处理及作物育种方面是农业上开发的一种新技术,由于适当剂量离子束能量的影响,可诱发种子的基因突变。因此,选择适当条件(包括离子束种类、能量、电荷、处理时间、温度等)的离子束注入植物体内,一方面可以刺激植物,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另一方面起诱变育种作用。我国科学工作者率先将此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3]。目前,这方面发表的文章不多,且对种子处理一般使用20~200Kev之间的离子束,设备复杂且费用昂贵,不能大量推广使用。开展超低能离子束对种子的诱变效应及机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我们进行了超低能(200ev~500ev)混合团簇离子束处理小麦

  • 【文献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4期
  • 【分类号】S512.1
  • 【被引频次】5
  • 【下载频次】3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