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数字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图像的损伤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镳

【机构】 江苏电视台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 由于数字电视信号在制作、存储和传输中 ,普遍对视频信号的数据率进行了有损压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图像文件数据量大 ,不仅占据存储空间 ,而且也占据大量的传输带宽 ,因此存储和传输前对图像进行压缩就成为必然。目前几乎所有图像压缩编码都采用了DCT变换和DCT系数量化作为主要处理 ,电视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 ,即取样、量化和压缩编码后 ,图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也就是说 ,图像经过A/D和D/A转换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相比 ,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也造成了对茂密的树林、快速变化的背景、图像细节比较丰富画面压缩时 ,图像容易出现“马赛克”等现象。特别是对图像质量比较差时 ,图像压缩反而会将缺陷放大 ,使图像

  • 【分类号】TN948.14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25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