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区春小麦育种概述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科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区通过各种途径先后育成200多个新品种,在小麦主产区进行了4~5次的品种更换,再加之栽培技术和栽培条件的改善,使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改善。解放前期,由于综合国力极其脆弱,而我区是1年1制春麦区,其产量极其低下,小麦作为食用细粮非常短缺,小麦品种主要是农家自选品种。从建国到20世纪50年代,我区小麦的产量比建国初期的1949年扩大了1倍多,总产量增加了2.8倍。20世纪60年代由于连续遭受了3年的自然灾害,小麦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通过优化品种,淘汰了不抗麦秆蝇的品种“甘肃96号”,单位面积产量与20世纪50年代持平。20世纪

  • 【文献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2年S2期
  • 【分类号】S512.1
  • 【下载频次】1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