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母乳性黄疸时血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摘要】 母乳性黄疸 (BMJ)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现象 ,机理仍不明了[1],目前认为与肝脏酶抑制及胆红素肠肝循环异常有关。胆汁酸的分泌途径与胆红素相似 ,但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及胆汁淤积 [2 ,3],目前国内外对于BMJ胆汁酸变化及影响因素完整报道很少。本文用酶比色法检测了67例BMJ患儿的血总胆汁酸 (TSBA)及停母乳 ,光疗后的变化 ,以探讨BMJ时的肝功能改变。对象和方法一、对象BMJ组67例 ,均为1994年6月~1999年12月我科住院患儿 ,其中男43例 ,女24例 ;年龄16天~38天 (平均26.4天±8.90天 ) ,均为足月儿 ,诊断标准 :①高未结合胆红素 (UCB)血症 ;
- 【文献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8期
- 【分类号】R722.17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