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药毒性观的历史嬗变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近年来 ,新马禁用黄连事件 ,日本柴胡剂事件、巫丹事件 ,比利时中药减肥事件 [1]的发生 ,从一个侧面提示研究中药毒性反应的必要性。本文从中药毒性观的历史演变 ,看中药应用的发展。1 古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毒性”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性 ,即中药的偏性。认为凡药均有偏性 ,“毒性”即药物的效用 ,“毒药”即为治病中药的总称。《周礼·天官》有“医师掌握医之政令 ,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王冰注 :“辟邪安正 ,惟毒乃能。以其能然 ,故谓其毒药也。”张子和《儒门事亲·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云 :“凡药有毒也 ,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 ,甘草苦参

【关键词】 中药毒性观历史
  • 【文献出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3期
  • 【分类号】R285.1
  • 【被引频次】18
  • 【下载频次】27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