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观察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周伟强沈琪琳王丽霞王瑞萍

【机构】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氯丙嗪治疗对精神分裂症 (SP)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3例患者于氯丙嗪治疗前后作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评定及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 ,全血表观粘度高切 (200s-1)、中切 (30s-1)、低切 (3s -1)、红细胞压积 (Hct)、纤维蛋白原浓度 (Fg)、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1min聚集率 (PAR 1)、5min聚集率(PAR5)和最大聚集率 (PAR M)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血沉 (ESR)和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 (P>0.05)。氯丙嗪治疗1个月后 ,BPRS评分下降 (P<0.01) ,全血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Hct、Fg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下降 (P<0.01 ,P<0.05) ,血浆粘度、ESR和血小板PAR1 无显著性改变(P>0.05) ,PAR5 和PAR M 显著增强 (P<0.01)。结论氯丙嗪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高粘滞状态 ,但能使血小板内源性聚集功能增强。

  • 【文献出处】 中国微循环 ,Journal of Chinese Microcirculation , 编辑部邮箱 ,2001年02期
  • 【分类号】R749.3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2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