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运动疲劳程度的评定及恢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当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使其功能继续维持在一特定的水平上工作,各器官也不能再保持固有的工作能力,人体即产生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所致,可分为全身、局部等类型。体育运动中过度的身体活动也可产生精神疲劳,机体运动或工作时产生疲劳的机制中,有神经系统影响学说,能源耗竭和疲劳物质堆积学说等。持久的肌肉活动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减弱乃至停顿,肌肉的疲劳是由于代谢原料的消耗或代谢产物的堆积而引起的,当中枢系统发生疲劳时,肌肉收缩活动能力也随之减弱,同时,长时间的运动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又会有所提高。肌糖原耗竭是引起肌肉力量衰竭的主要原因,在最大强度运动持续2~3 min,磷酸肌酸(

  • 【文献出处】 现代康复 ,Modern Rehabilitation , 编辑部邮箱 ,2001年15期
  • 【分类号】R873
  • 【被引频次】9
  • 【下载频次】31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