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晚播小麦的补救措施及栽培技术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复种指数的提高,晚茬小麦在我县已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5%~52%。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穗发育不良,成穗数和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对产量结构影响很大。1998~1999年,我们对晚播小麦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以下措施,增产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一、选用适宜晚播品种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积温少,生育期缩短,生长发育较慢,必须选用弱春性或春性品种,春化时间短,生长快,发育早,幼穗分化强度大、进度快,容易形成大穗,且成熟较早。当前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中晚播弱春性品种有:豫麦18号、豫麦34号、豫麦47号、豫麦68号豫农015、豫麦20号内乡188;晚茬春性
- 【文献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Bulletin of Agricn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1年10期
- 【分类号】S512.1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