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针药合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摘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称为“脱痈”、“脱疽” ,多发于四肢 ,尤以下肢为多见。早在《灵枢·痈疽篇》即有“发于足趾 ,名脱痈 ,其状赤黑 ,死 ,不治 ;不赤黑 ,不死 ,治之。”已经认识到这种病使肢端组织坏死、发黑 ,预后严重。并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 ,血泣则不通” ,乃体虚外邪乘虚而入所引起。其病机为脾气不健、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所致。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瘀。现代研究则认为由血管内皮受损而产生的TXA2 ———PGI2 失衡 ,体内促凝物质增多 (VWF、FD 等升高 ) ,抗凝物减少 (AT—Ⅲ↓ ) ,并由此而致的血液高凝状态 ,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瘀的病理基础。
- 【文献出处】 河南中医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1年02期
- 【分类号】R269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