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药饮片掺杂现象及鉴别
【摘要】 在药材市场和日常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中药饮片掺杂现象,为识别造假现象,下面分类剖析,供同道们参考。1 根及根茎类西洋参:因价格昂贵易被掺假,主要掺杂品种是种洋参、生晒参。半夏:掺杂品种为同科植物水半夏[1]。白术、白芍:用糖水或矾水喷在饮片上,晒干,以求增重,这种饮片口尝有甜味或涩味,可识别。丹参:用川断染色掺杂在丹参里。此外,还有党参里掺防风[2],仙茅里掺白芍尾,远志里掺麦冬须等。2 茎木类沉香:主要掺杂品种为白木香的边材,还有用泡桐树的木块经香精浸渍后冒充的。通草:用矾水浸泡,以求加重,这种现象晾干后质地较原药材硬,可识别。3 皮类丹皮:主要掺杂品为白芍加工后的根尾、须根经钻孔而得。黄柏:
- 【文献出处】 淮海医药 ,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1年01期
- 【分类号】R283
- 【下载频次】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