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微生物方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微生物方法生产 L-半胱氨酸较化学方法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生产步骤简化 ,底物转化率高 ,可降低污染等 ,但由于技术原因 ,很少见成熟生产工艺的报道。近年来 ,出现了分别以 DL - 2 -氨基 -噻唑啉 - 4-羧酸 (DL -ATC)、O-乙酰丝氨酸和 3-氯 - L -丙氨酸为前体微生物酶法生产 L -半胱氨和 L -胱氨的生产工艺研究报道 ,以 DL -ATC为前体 ,采用假单胞菌等转化酶产生菌或其初酶提取物转化生产 L-半胱氨酸 ,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以 O-乙酰丝氨酸为前体的生产工艺 ,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 L T2产生的 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解酶把丝氨酸转化为 L-半胱氨酸 ;以 3-氯 - L-丙氨酸为前体的生产工艺 ,利用阴沟肠杆菌 L-半胱氨酸脱硫酶通过 β-替代反应生成 L-半胱氨酸 ,或利用球型芽孢杆菌 L - 118的 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解酶催化 3-氯 - L -丙氨酸和硫氢化钠生成 L -半胱氨酸。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优化菌种已经构建出一些用于 L -半胱氨酸生产的基因工程菌。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为 DL - ATC转化生产工艺带来了新的活力。

  • 【分类号】TQ223
  • 【被引频次】20
  • 【下载频次】62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