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慎独绾结成的人格与才情──从陶渊明的诗文谈其人格情趣
【摘要】 鲁迅先生曾认为,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实,文学的自觉必先植根于人的自觉。汉末魏晋间最能体现人的自觉性的标志莫过于此:群体意识的削减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渗透于时人的言行上,则注重人格个性的张扬。 何谓人格?瑞士学者荣格说:“人格是个体生命天赋特质的最高实现。人格的实现取决于直面人生的具有高度勇气的行动是对于所有那些构成个体生命要素的全面肯定…… 以及伴随着进行自我选择的最大限度的自由。”汉末至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异常动荡的时代,踵党锢之祸而后至的三国争霸、西晋代魏,几乎荡尽了西汉盛世景象。随着汉帝国大厦的坍崩,曾被奉为治世圭臬的儒典渐失其殊威,堪称儒学精髓的名教日显其衰伪之面孔,不佞之徒借仁义
- 【文献出处】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ansu Education College(Social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2001年S2期
- 【分类号】I207.22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