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虚无主义与伦理多元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慈继伟

【机构】 香港大学哲学系

【摘要】 虚无主义和伦理多元化都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现象。尽管这两个现象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人们往往分而论之。我想在此把这两个现象放在一起考虑,以期提供一些新思路。一、“无实化”与“入世化”:虚无主义的两层含义对虚无主义,以及现代社会的虚无主义特征,尼采在抽象的哲学层次上做了至今仍耐人寻味的论述,这一论述的最富戏剧性的概括,可说是尼采借疯人之口所做的宣告:“上帝死了”(《快乐的知识》第126节)。虚无主义有哪些主要特征呢?换言之,在尼采“上帝死了”一语中,“上帝”代表什么呢?一旦“上帝死了”,有什么不复存在或不再可能了呢?为了理清头绪,我们不妨把“上帝”分成几层含义来谈。首先,“上帝”代表终极真实,一

  • 【文献出处】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E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5期
  • 【分类号】B089
  • 【被引频次】25
  • 【下载频次】93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