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胃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分布的感染研究
【摘要】 目前不仅公认幽门螺杆菌 (Hp)的慢性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而且很多Hp感染的慢性胃炎被证实与胃粘膜上皮的增殖和淋巴组织恶变有密切关系 ,所以国际癌症研究会把Hp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病原[1] 。Hp感染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 ,而且会逐步发展导致全胃炎 ,在感染后期会产生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肠上皮化生 (IM ) ,甚至异型增生 (DYS) [2 ] ,而这一系列的病变是胃癌形成的高危状态 ,或称癌前病变。本文通过对 486例胃粘膜病变的Hp感染的检测研究 ,探讨Hp可能的致癌机制。材料和方法经内镜和病理活检诊断明确的胃粘膜病变共 486例 ,包括CSG 16 3例、CAG
- 【文献出处】 中华消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4期
- 【分类号】R735.2
- 【被引频次】12
- 【下载频次】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