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端粒酶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朱虹光宋宜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摘要】 从Kim等于 1994年报道了用TRAP法能检测到数十个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以来 ,端粒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重要的进展可概括为其蛋白质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基因克隆 ;端粒酶的功能研究 ;表达细胞群的研究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4个方面。一、端粒酶蛋白质成分分离端粒酶是一个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出一段DNA以补充染色体DNA在复制中由于末端RNA引物被水解后 ,其缺口不能被DNA聚合酶修复而丢失的端粒末端DNA的核蛋白。不同种属的端粒酶的RNA在 1995年和 1996年先后由Greider等[1 ] 克隆到。但端粒酶蛋白质的分离过程却比较曲折。由于端粒酶在各种细胞中丰度极低 ,而且当时的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570292)
  • 【文献出处】 中华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1期
  • 【分类号】R363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14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