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食用白鲢引起组胺过敏1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于辉吕爱娜王爱华

【机构】 山东省文登市卫生防疫站!264400

【摘要】 患者张某 ,女 ,4 8岁 ,1999年 6月 2 8日从水库拾到白鲢一条 ,重约 1kg ,有较轻微腐败气味 ,回家剖洗烧煮 50min后食用。食用者 4人 ,其他 3人食用较少 ,无不适感觉。张某食用较多 ,约 12min后出现面部潮红、口唇烧灼肿胀、结膜充血、胸闷、心跳加快等症状和体征 ,无呕吐、腹泻。立即送医院急诊 ,询问病史 ,曾对鲐鱼过敏 ,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 ,10h后症状消失。对剩余鱼肉采样按GB/T 50 0 9 4 5— 1996组胺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组胺含量为 5 68mg/ 10 0 g。组胺是鱼体中游离组胺酸在组胺酸脱羧酶催化下 ,发生脱羧反应而形成的一种胺类物质。

  • 【文献出处】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LIFERATUE AND INFORMATION ON PREVENTINE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4期
  • 【分类号】R151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2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