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Ni80Fe20/Cu多层膜界面原子结构的分析

Analysis for the Interfacial Atomic Structure of Ni80Fe20/Cu Multilayer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麦振洪罗光明徐明姜宏伟柴春林赖武彦吴忠华蒋海音王德武

【Author】 MAI Zhen hong 1, LUO Guang ming 1, XU Ming 1, JIANG Hong wei 1, CHAI Chun lin 1, LAI Wu yan 1, WU Zhong hua 2, JIANG Hai yin 2, WANG De wu 2 (1.Institute of Physics & Center for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

【机构】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中心!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

【摘要】 近来 ,超薄层的Ni80 Fe2 0 /Cu多层膜因其在巨磁电阻 (GMR)器件上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极大的研究兴趣。众所周知 ,薄膜的电学和磁学性质明显地依赖于薄膜的微结构 ,如膜层的结晶性、应变分布、界面粗糙度以及原子互扩散等。由于巨磁电阻主要起源于界面自旋相关散射 ,有必要对Ni80 Fe2 0 /Cu多层膜的界面结构进行表征。但是 ,由于Ni80 Fe2 0 /Cu的原子散射因子差别非常小 ,用常规的X射线和电子衍射技术无法分析Ni80 Fe2 0 /Cu多层膜的界面结构。为克服这一困难 ,我们利用小角DAFS(衍射异常精细结构 )技术成功地分析了Ni80 Fe2 0 /Cu界面的原子密度和结晶性。所有样品都是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Si( 0 0 1 )衬底上制备的 ,其名义结构为 :Si( 0 0 1 ) /Fe( 80nm) / [Ni80 Fe2 0 ( 1 .8nm) /Cu(t) ]3 0 。其中 ,Fe为缓冲层 ,Cu层厚度分别为 0 .96nm和 0 .7nm。样品在优于 1 0 -3 Pa的真空中 ,1 5 0℃和 2 5 0℃的温度下分别进行了 1h的退火处理。用同步辐射X射线测量了样品特定衍射峰的强度随入射X射线能量的变化 ,即小角DAFS谱。结果分析表明 ,相对于Ni80 Fe2 0 和Cu体材料的原子密度差 (Δ0 )而言 ,多层膜中Ni80Fe2 0 和Cu的原子密度差别 (Δ)在退火之后明显减小 ,同时伴随着局域结晶性的改善。我们的结构还表?

  • 【文献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S1期
  • 【分类号】O484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1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