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东北家兔的冬季大棚繁殖技术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正巍尤春玲

【机构】 黑龙江农垦农业学校牧医科

【摘要】 东北冬季天气寒冷,在自然条件下家兔繁殖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从而影响到家兔的生产。虽然有些地方采用坑式、窑式繁殖,但这两种方式的弊端是:1家兔易发病;2管理上有一定难度,所以一般很少采用。针对这一情况,开发了家兔的冬季大棚繁殖技术,其方法如下:一、舍址的选择根据家兔的生物学特性,舍址应选择干燥、避风、安静、阳光充足、地势较高的地方。二、棚舍的要求1棚舍采用塑料薄膜扣盖。2每一个棚的面积可大可小,一般采用面积为5m2(25×2m)具体设计见下图。每一个棚内设有8个圈,中间为过道,一侧有小门,顶为弧形,圈与圈之间用铁丝网隔开,铁丝网一般高80cm,地面均用砖铺平,每个圈内有一个40cm×50cm×30

  • 【文献出处】 农牧产品开发 ,AGRICULTURE PRODUCTS DEVELOPMENT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3期
  • 【分类号】S829.13
  • 【下载频次】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