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口内切口在治疗下颌边缘性骨髓炎中的应用
【摘要】 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 ,主要是智齿冠周炎引起的牙源性感染 ,由于急性期未能彻底治疗或病灶牙存在 ,转入慢性期后反复发作 ,导致下颌骨骨膜及密质骨受累。最多见是下颌角及下颌升支外侧的骨膜骨皮质受累 ,骨坏死散在 ,病变表浅 ,用刮除方式清除 [1] 。传统切口大多在下颌骨下缘 ,因其在面部留下疤痕 ,多数患者不愿接受 ,尤其是患者大多年轻 ;另一方面 ,在刮除同时 ,还须经口内拔除病灶牙或切除口内瘘道 ,给术者带来多术野的不便 ,鉴于此 ,我们采用正颌外科的下颌升支截骨术的口内切口 [2 ] ,进行慢性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临床诊断慢
- 【文献出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4期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