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古代校勘简论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薛筱兰

【机构】 南昌高专图书馆

【摘要】 校勘释义今天所称校勘、校对、校稿等,是由古代的校雠或雠校演变而来的,二者含义大同小异。何谓“雠校”?汉刘向《别录》云:“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可见在古代校与雠是有区别的。即一人单校为“校”,两人对校为“雠”。雠者有“仇敌”之义,两人相对,互不放过,如怨家对头,故曰“雠校”。由此足见,古人校书的态度极为严肃认真,校书时如临敌阵,严正以待。这种校书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搞校勘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我们今天大多是一人校对,得其谬误,要同时兼顾原稿与清样稿,往往顾此失彼,首尾难及,容易遗漏讹误,远不如古代的两人对校,即“雠校”的效果好。后来由于雠与校不能

【关键词】 校法劣本雕板善本书活字本叶德辉典校学科门类刘歆父子校书郎
  • 【文献出处】 江西图书馆学刊 ,Journal of The Jiangxi Society of Library Science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4期
  • 【分类号】G232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1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