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通货紧缩螺旋与流动性陷阱的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 一、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现状及争论由于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向通货膨胀作斗争,既没有为全球性的通货紧缩来临做准备,也缺乏与通货紧缩斗争的经验,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证分析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Bernanke(1995)对1929-1933年的大萧条进行了比较分析后认为,拥有外部盈余的主要国家,通过金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向全世界扩散,是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由于当今的汇率体制已转向一个基本是浮动的体制,其结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Krugman(1999a,1996b)从全球生产能力过剩、流动性陷阱以及预期的储蓄水平和预期投资水平等方面出发对通货紧缩问题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资助!批准号:79941016 ,本文为系列研究报告之二。
- 【文献出处】 金融研究 ,JOURNAL OF FINANCE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1期
- 【分类号】F820.5
- 【被引频次】24
- 【下载频次】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