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叶蝉对杧果的为害性及其防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谢国干谢冰清

【机构】 海南大学!海口570228

【摘要】 叶蝉又名叶跳虫,是对农作物为害普遍且严重的害虫。叶蝉有多种,危害杧果的是短头叶蝉(又称扁喙叶蝉),系为害杧果花、果的大敌。1发生规律与为害性 该虫在华南五省区(琼、粤、桂、闽、台)均有发生,在琼西南地区一年可发生8-10代,世代重叠,活动范围大,迁移、繁殖快,给防治带来不少困难。该虫最严重发生期为11月至次年4月杧果开花结果期。据观察,在气温12-35℃,相对湿度90%以上的天气条件下,该虫容易发生,尤其在高温、阴湿天(18-28℃,相对湿度95%以上)与雾天最易盛发成灾。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在花穗、花梗上,吸食汁液,引起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或失收。 该虫侵食嫩叶,嫩梢时,被害叶片呈畸形,由于

  • 【文献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SOUTH CHINA FRUITS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4期
  • 【分类号】S436.67
  • 【下载频次】2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