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t-PA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前膜疗效的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随着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技巧及设备的提高,其适应证越来越广。一些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白内障等往往因术后炎症反应较重而在瞳孔区的人工晶体前形成纤维蛋白性机化膜[1],从而影响视力,甚至发生继发性青光眼。我院于1998年1月至1999年7月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进行前房注射治疗23例(25只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渗出膜,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应用上海医科大学分子遗传研究室生产的t-PA粉剂,以无菌注射用水稀释备用。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10例(12只眼),年龄6~75岁。外伤

  • 【文献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 编辑部邮箱 ,2000年08期
  • 【分类号】R779.66
  • 【下载频次】1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