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及纳络酮的治疗作用
【摘要】 创伤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创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动态测定创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含量变化及观察纳络酮逆转休克时低血压的疗效,明确纳络酮在早期抗休克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动物实验:1.1.1 实验动物:雄性中国大白兔20只,由浙江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NAL组,10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10只),2组动物平均体重比较,有可比性。1.1.2 实验方法:按文献〔1〕方法复制创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动物模型。先将大白兔编号,称体重,耳缘静脉麻醉,解剖一侧颈动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经换能器连接多功能有创监测仪,测
【基金】 浙江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 【文献出处】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10期
- 【分类号】R605.971
- 【被引频次】14
- 【下载频次】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