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微血管增生及转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生理状态下体内并无微血管增生现象(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变化是仅有的例外),但在一些病理情况,如损伤愈合、炎症、类风湿性血管炎、糖尿病伴发的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增生是基本的病理过程。特别是在缺血性疾病及肿瘤发生过程中,微血管增生的意义提示,可能通过调节微血管增生来治疗这类疾病。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抑制微血管增生以治疗肿瘤的研究。对于缺血性疾病,首先采用了外源性促微血管增生活性因子,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嗣后的研究发现,系统给予外源性重组微血管增生因子,可能促发潜在肿瘤的生长,也可能造成意外的微血管增生而致大脑和视网膜不可逆病变,加之昂贵的费用,近几年来转而发展基因治疗方法促进微血管增生以治疗缺血

  • 【文献出处】 中国微循环 ,JOURNAL OF CHINESE MICROCIRCULATION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3期
  • 【分类号】R458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2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