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157大肠杆菌是致泻性大肠杆菌的一种主要血清型,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可能并发溶血性尿毒症和紫癜而受到重视。自从1982年首次从食用牛肉汉堡包而导致出血性腹泻患者粪便和汉堡包中分离到此菌后,相继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发生多次由O157菌株引起腹泻的爆发和流行。如美国每年有2万多人感染,30多起爆发;1996年日本发生上万儿童感染,19人死亡。我国1988年首次报告O157感染的病例。为进一步搞清我国O157菌株的流行情况,必须建立一套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一、快速筛检O157菌株试纸:用自行研制的MUG(四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和G(四甲基伞形酮-

  • 【文献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4期
  • 【分类号】R378.21
  • 【被引频次】36
  • 【下载频次】11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